《沉重的肉身》是一本书,事实上我刚开始翻看,而用此作为标题显然是我惯用的伎俩。如果我有幸成为出版大军中的一员,提炼一个好的书名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此书开篇论述伦理之事,坦白的说,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是浏览式的阅读方式不适合这样的书籍,还是我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差,或者从来就没有很好过。不管怎样,我打算把这本书读完。早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良心是一面镜子,只有猴子才对着折磨自己”,很有点自由主义大旗的味道。人的内心如果可以强大到无视规则,并且坚持一辈子,恐怕也是一种成就,带着很多疑问我会继续读下去。
晚上看了hanhan在厦门大学的演讲,我有点不同看法。他有一段讲话,“如果中国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一个坐着好好写的一个氛围,那我相信不需要多长时间,按照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五年,十年……我相信,我不知道能够输出什么,但我相信一定会找到可以输出的东西,而不是现在这些东西。”是因为言论受限所以没有好的作品吗?我认为不尽然。还是这个消费主义社会无可抵挡的趋势吧……写书不挣钱,卖书不挣钱,所以靠写作为生的人越来越少,好的书店也艰难的维持着生计。我永远会记得今年年初某书业论坛上,任志强那狰狞的面孔,他用卖房的眼光来批评出版业,说你们出的书,大的、小的、长的、宽的,到底想要我买什么样的书架?说他在某郊县随便一个楼盘的销售额便是整个出版业全年的销售额。我坐在台下,从刚开始的好奇甚至激动,到后来的冷笑甚至鄙视,我承认,在现如今惊人的出版速度中,图书良莠不齐,可是钟情于读书的人一定能找到他喜欢的图书,钟情于写作的人一定想把文字变成书来与世人交流,钟情于出版的人一定会用毕生的精力去成就文化的传承。写到这里,我停下来斟酌,文化的传承这个短语是否用得太大,太官僚,太矫情,想着想着又上网搜到同样是那次论坛上海豚传媒老总夏顺华的演讲。他说,“2009年我从德国引进德国的少年百科全书,孕育了德国三代人,五十多年……这套书在全球销这么多国家,这个出版社五十多年来就出这一套书,每一年出两本,所有人类的智慧都记在这个书里面,所以才是真正的百科知识全书。而每一本书就是用心做出来的,一年出两本书,每一个图片,每一段文字都是精准的。”他说,“中国书业一定会有机会,我们现在只要认真种几棵树,内容为王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找到更好的作家和画家,找到中国这个民族所需要的东西,去出版它,满足人类的需要,满足民族的需要,提升民族的能力,提升民族的智慧,书业明天一定会更灿烂……”我记得我是热泪盈眶的听完他的演讲,我也很遗憾这两个主讲人都没有听到对方的演讲,或许他们之间不需要对话,同活在一个世界,灵魂却完全不在一个空间。哎,是我又愤青了吧,大夜里的,何必那么激动。不过,我是真的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出版人,虽然从现在看来离那一天还很远很远,几乎看不到一点希望,那么好吧,如果无法实现,我也祝愿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从远处敬仰那些高贵的出版人。
x说最近有些消沉,虽然他说和临近的春节有关,但是我却以为是心情曲线,潮涨潮落是很平常的事情吧,不能回家的人自然会惦记着家里的温暖,而回家的人又嘀咕着春节的索然无味,或许都是心态的问题。愿大家都能心情好一些,这个急速行驶的社会要把人变成个什么模样?还好,地球仍在按自己的速度旋转,还好,人可以借用一些形式来调节心情。比如码字、读书、电影、音乐,比如明天下午一点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播放的《24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