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伴

我曾经不止一次向同行乘坐高铁的同伴推荐过这本名叫《旅伴》的杂志,这本体制内无需自负盈亏,无需理想抱负的杂志从创刊之日起从未令我失望,每次高铁途中拿到这本杂志,心里就会意的一笑,仿佛一次不需要相约的约会。身处出版行业多年,深知一本好的报刊杂志身后一定有一位强大的主编,如同一本好书一定有一位好的策划编辑,一个好出版社或者文化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位过人的社长、总编或者老总。所以,每次拿到这本书我会先看看版权页主编的名字。第一次看过这本杂志后我专门回去查询了主编的履历,那个和我同年的男生一直在理想的星光中闪耀着,然而这次,他的名字不见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杂志的文艺风格嘎然而止。其实每次看看主编名字还有一个原因,我一直在疑惑,一个如此体制内的杂志怎么会放纵这样清新的文艺之风。这个理想主义者花了很大的力气组了很多文化分量很重的文章,比如用很长的篇幅采访作家,比如游记中会有诗人的墓地,具体的文章我已不记得,只记得每篇文章都要逐字阅读,如果只是翻阅的话会毫无收获,所谓的深度阅读,和读图时代格格不入。很想知道那个人去了哪里。其实,除了一点点遗憾不能在这阳光的秋日读到很美的文字外,我并不为他感到惋惜,或许他去了更适合他的平台。

这次出差,颇有意思的感受到人所处的不同平面,有点象里奥那多演的异度空间。出差的工作很常规化,我基本属于打酱油的状态,再加上孕育失败后第一次出门,或多或少心里有些挫败感。一群同事在一起颇为热闹,我在其中虽不算最年长的,但是这次工作方面的经验应该是算丰富的,大家在一起讨论工作或者生活,各持己见,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旁边听着,保持着一点点骄傲的沉默。之所以不说,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固执的,如果意见相左,没有人会被别人说服,也或许因为人群中没有我仰慕的人,静静地在人群中可以保持自己的精力,当然,有的时候也能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那一刻会为自己的骄傲而羞愧。

我在沉默中想,每个人都有很多平面,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与他人交汇。比如为人儿女时与父母交汇,为人妻室时与丈夫交汇,为人朋友时与朋友交汇,为人同事时与同事交汇。没有人能了解他人的全部,也没有人能与自己的全部交融,于是人才会孤独,才会时常有新鲜感,才会有路人或者知己。

去武汉出差还有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就是和y的交谈,这个和弟弟年龄相仿的同事从一开始认识就很有亲切感,每次来都能和他约着聊聊天,而每次的聊天都颇有惊喜。这次他告诉我最近晚上在学校摆地摊,卖军训鞋垫,几天时间挣了两百多块。这个男孩一直在很积极的追求他的梦想,说,而且做。有梦想的人是美好的。

还有一个收获是另外一个同事的信息,和他瞎聊我那不稳定的岗位,他倒是给了个貌似不错的建议。虽然他平时爱侃,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无疑愿意去相信,甚至在昨天的梦里都在往那个方向畅想。

最近一直在纠结岗位的事情,虽然不会象以前那样为尚未来临的雨惆怅不已,但是收集信息做好准备总是应该的事情。回家后家人一致的希望调整好身体让我更加坚定的愿意暂时放弃所谓的事业。离开一线并不意味着放弃学习和理想,降低岗位和薪水对现在的我来说应该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虽然y说的没错,下来了上去可不那么容易,积累那么多年的经验似乎也有些可惜,但是我在那个领域并没有更高的追求,所谓的经验在过去的日子里踏踏实实的存在过其实也够了,那么就去争取一下这几年平稳的生活吧,人生到此阶段又遇此事,停一停又何妨。

15 Sep 2013 , 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