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跑一个小时, 来确保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 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 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乙巳年,我从初一那天开始跑步,跑一休一。旅行途中也没有中断。在陌生的城市跑步是对这个城市最有意思的接触。所谓的用脚步丈量,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初一的北京气温很低,奥体几乎没有人,克服惰性出门的我跑得好骄傲。初四在芷江,那个湘西的县城。我迎着毛毛雨沿着那条叫舞水的河边慢跑,河流清澈见底,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味道,这是令我感到陌生的城市,原来远离工业便可以如此纯粹,而且做为抗日战争受降地,这个地方曾经是举世瞩目的焦点,而我完全不知道。这么想来还是应该多出去走走。初六在黔江古镇,也是沿着河道往返跑。古镇建在河边,规模很大,不敢相信这里竟然保存得这样的好。只可惜沿江没有专门的人行道或者跑道,路跑总会让我觉得有些危险,虽然春节假期的清晨,路上并没有什么车。初十的北京,五六级的北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顺着风,这一天我还跑出来七分五十三秒的配速。总之这些天的坚持让我很开心,上班后也摸出来一定的规律,下班回家后,换衣服跑个一个小时,再去接云,时间合适。
不料,生理期几天的中断后,又迎来一场病毒性咳嗽,这一歇,半个月。新冠后的这两年,我隔几个月就要咳一次,而且很明细的感觉到炎症侵入肺部,从初期的咳嗽不止,无论昼夜,到这两天的深度咳嗽,似乎肺都要咳出来,还有孕晚期的漏尿,可想这力度有多大。当然,这也提醒着我肉眼可见的衰老。这是要慢慢接受的事情,只是这过程希望增加自己对熵增的对抗来减缓。
熵增这个概念有必要提一下。这是一本畅销书上的。我曾经对这一类畅销书非常不屑,如今却被侧面要求好好学习。那就好好学习吧,只是真是无感。
最近起意多做输出,开始留意这方面的内容。从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一个公号“丁小丁的七年”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很早就读过,也一直在业界很有名,但是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下班路上在小宇宙里找到一集来自“纵横四海”的解读,却打开一扇窗。这个播主用四个小时讲这本书,这其中也提到了很多书,最近准备集中学习一下。如何归纳,如何表达,如何结构性思维是这些年一直以来的困惑,希望能有所收获。
从《百岁人生》开始吧,播主非常推荐这本书的结构,那就来试着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