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发消息过来说这个片子看不懂,要我看看,说是看完很闷。我在豆瓣上搜了一下,《The road》是某届普利策得奖作品该编的,有时间找来看看,今天太晚了。
在雪里走了一刻钟,回到家中有点头疼。整个城市都在燃放,要把这一年生产的爆竹消耗干净,这东西存放不安全,而且一存便是一年,一年时间太长,会有诸多变数。
做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型,穿的喜欢的大衣,还有新买的靴子,从地铁玻璃窗隐射出来的影子,微笑着觉得自己很漂亮。今天的雪很应景,也很潮湿,我在雪水中前行,头发和帽子上的毛毛上落满雪花,风吹在脸上依旧有些冻,可是湿润得很舒服。发了一个表达小情绪的短信,引来年前已平息的暧昧,弄得心情有些闷。于是想起莫文蔚那首歌,“太多的情绪,没适当的表情”,或许情绪太多的人比较容易寂寥。
今天做头发的那家店竟然给每个座位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客人在做头发的过程中可以上网做任何事情,多么有创意的服务。在这之前,做头发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等待,或者和理发师聊天,或者翻看无聊杂志的过程。上一期的南周,高晓松的一篇文章《互联网是音乐的朋友还是敌人》,个人感觉写得不错,他说“我当时说互联网就是电,它带来的革命就像当年有了电一样。所以互联网不只是媒体,就像电被发现之后,开始人们只想到用它来点亮电灯,后来才发现电也能洗衣服,什么都能干。互联网也是这样的。”,网络的神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证实。音乐在互联网里找到了商业模式,如手机彩铃,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那么书籍呢?如果说书的功能曾经是娱乐、是启蒙,那么在表达方式如此丰富的今天,用书来传播的份额还能有多少?且先不论证书籍的消亡,出版业,特别是传统纸质出版业是怎样也看不到未来。我所能想到未来的纸质书籍便是钟芳玲在《书天堂》中描述的羊皮卷,人们的书架变成收藏装帧精美艺术品的地方。或许是我太悲观,文字的表达有着图片和影像等传播形式无法替代的魅力,只要文字还存在,只要人们还没有失语,那么用出版传承文化的功能就会延续,只是在互联网变成电的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该怎样转变。当年做磁带的人们也没有饿死吧。
炮声还在零星的响着,这个周末还算充实,嗯,晚安。元宵节快乐。